内容简介:
为促进科研人员对学术期刊的了解,推进其对科研配图绘制技能的掌握,提升科研论文撰写与发表的专业水平,并探索如何利用AI技术优化研究流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携手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及爱思唯尔,共同策划并举办本期讲座活动。此活动系第22期科研人员学术交流能力提升“全院行”系列培训活动,旨在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推动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一、培训安排时间:2024年5月27日(9:00-17:00)地点: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四楼学术报告厅培训对象:硕博士研究生及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培训主题:写作绘图双精进 AI科研新探索日程安排:主持人:闫亚飞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咨询服务部副主任时间内容主讲人9:00-9:10开场致辞9:10-10:30写作与投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Geoderma为例袁超磊10:30-12:00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垂直场景中应用技术方法研究常志军午间休息14:00-17:00学术配图绘制方法与技巧尹中川直播媒体支持: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素养讲堂平台主办: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爱思唯尔二、报告内容报告题目1:写作与投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Geoderma为例主要内容:审稿时编辑会看哪些亮点/找哪些缺点哪些稿子会被拒审(分研究主题讲述)写作、投稿(到Geoderma)需注意的要点主讲人:袁超磊,湖北江陵人,中山大学农学院副教授(https://sa.sysu.edu.cn/zh-hans/teacher/383)。研究领域涉及环境土壤学和环境微生物学,目前感兴趣的方向为秸秆还田对土壤改良、修复和固碳的作用。2009年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生态学),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理学硕士学位(环境科学),2015年于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土壤学)。目前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5项,在国内外土壤学和环境科学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自2020年11月起担任土壤学国际顶级期刊《Geoderma》副主编(Senior associate editor)。 报告题目2: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垂直场景中应用技术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大语言模型基础介绍大语言模型在垂直领域中的应用小语言模型应用探索主讲人:常志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数据资源部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硕导,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引进大数据平台建设优秀人才。2010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曾就职搜狐、中国搜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具有建设企业级大数据平台的实践经验,对海量数据管理与知识服务沉淀了较完善的解决方案;研究百亿级科技文献资源建设方案,开展细粒度知识挖掘与服务,支撑了Pubscholar等多个知识服务平台。先后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专利6项;合著大数据专著1部。 报告题目3:学术配图绘制方法与技巧主要内容:学术配图的基本要求。从图片的格式,布局,版面,元素等角度讲解不同类型杂志的绘图要求(如RSC英国皇家化学会、ACS美国化学会、Nature系列等)学术配图的设计思路。以案例进行思路讲解,分别体会机制图、流程图、摘要图和封面的设计思维过程;学术配图的不同风格表现。以不同风格的学术配图为例,讲解具体使用到的工具及应用技能。绘图工具的实操。模拟演示2~3个常用案例的操作,体会不同工具之间的衔接和工作流程。案例解析。结合高水平文章配图,讲解绘图的软件应用和画图难点。主讲人:尹中川(高级设计师),工学硕士,在读研期间一直致力于帮助身边朋友和老师绘制学术图像,中科幻彩初创团队成员之一。从2017年至今在全国进行科研绘图培训教学。同时也在为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做定制化设计服务,配图及封面设计累计1000余幅,作品成功发表在Nature正刊及系列子刊、Cell系列、JACS、A.M.、Angew等杂志,2023年4月,为“新华社”绘制我国首例室温超导报道配图。2019年起累计制作科学动画,科普视频及宣传片100余部。在科研美化包装领域有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