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读人计划——竹简上的数学世界

    主讲人: 邹大海
    主题词: 竹简,数学,历史
    发布日期: 2020-12-09
    内容简介:
           数学在中国古代虽不大受重视,但也算是“六艺”之一,作为基础学科,古人仍需学习其基本知识。传统上经过世代相传而流传至今的数学著作,以《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为最早,它们都成书于西汉中后期。其中《九章算术》被称为算经之首,内容非常丰富,除了一般的四则运算,还包括了开平方、开立方、各种面积和体积算法、各种比例算法、盈不足术、勾股测望、相当于增广矩阵的方程和正负数等知识。这么多的内容不大可能在西汉中后期一蹴而就,那么,此前的数学是什么样的呢?       出土的文物,特别是简牍向我们展现了《九章算术》之前的数学世界。简牍是用竹子或木头制作的长条形簿片,在公元三四世纪以前是主要的书写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出土了一批数学文献,除去保存不当、残损严重的,共有七种保存得比较完整,其中三种的内容已全部公布,而其他四种则只在期刊上公布了小部分内容。       在第五期领读人活动里,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的研究员邹大海老师将为大家讲解书写于两千多年前竹简之上的古老数学成就,揭秘三种古老的数学文献: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简“大九九”《算表》,张家山西汉初年墓出土的《算数书》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收藏的《数》,带领大家回溯历史长河,品读历久弥新的中国智慧!
  • 西方历史上的疫情与应对

    主讲人: 李润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
    主题词: 瘟疫,疫情,历史
    发布日期: 2020-04-30
    内容简介:
    【领读人计划】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愛讀”系列活动之一。【领读人计划】旨在邀请领域专家作为“领读人”,引领同学们多看好书,激发同学们分享阅读感受,扩展科技人文视野。讲座内容:1. 瘟疫作为一种突然性的灾难,对人类文明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历史上人们在思想上、宗教上如何来解释这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威力?2. 瘟疫造成的人道灾难和社会冲击,人类又是如何恢复、反思、弥补的呢?3. 瘟疫又在人类历史重大转折节点上曾扮演什么样的角色?4. 历史上有哪些疫情防治会给这次肺炎防治提供经验借鉴?